浙江普阳深冷装备股份有限公司

股票代码:838028

位置 您的位置: 首页 > 新闻中心 > 行业资讯

返回列表页

我国气体工业行业现状与发展浅析

截至1997年底,我国累计设计制造8012套空分设备,制氧总能力已达206万m3/h,而且设备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。生产企业机制也发生了更大转变。踞统计,截至1998年6月,我国共引进大、中型空气分离设备141套,总生产能力为130万m3/11。尤其是宝钢引进的72000m3/h的空分设备,为我国气体设备的大型化打开先河。另据不完全统计,冶金行业仅6000m3/11以上的空分设备就有近百套。先进技术不断推广应用,如规整填料上塔技术、分手筛变压吸附前端净化空气技术、氧气产量负荷跟踪调节技术、无氢制冠设备的设计制造、变压吸附(PSA)与膜分离技术(非低温气体分离技术)等。另外,近几年又兴起了溶解乙炔气的换代产品——石油焊割气和汽油割焊机等新产品。由于我国的气体工业毕竟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成长起来的,因受“大而全”、“小而全”思想的影响,目前仍存在着一系列问题。

 

(1)缺乏行业宏观管理,重复建设严重。在计划经济时期,国内气体设备发展放任自流,不加控制,各行各业、各大小企业谁用谁上。近年来,由于生产气体设备投资少、利润稳定、回报率高,因此又有一批乡镇企业和个体户争相上马。

 

(2)综合利用不足,能源浪费严重。业内信息显示,小型机组氧气单耗是大型机组的3—4倍,生产1m3的氧气小机组比大机组多消耗1kW.h的电,1台150m3/h的机组1年就多消耗100多万kW.tt的电量。而我国目前运行的空气分离机组90%以上为小型机组,能源浪费可想而知。拥有大型空分机组的企业设备利用率低,运行的机组大部分在放空。据统计,仅冶金行业中的钢铁企业氧气放空率就达10%一20%,年放空氧气150亿m:,约损失15亿元人民币。全国大型机组每年放空所造成的损失则更加令人痛心。而且设备综合利用率低,多数设备至少有50%的生产能力未能发挥。

 

(3)生产方式落后,布局不合理。首先,国内气体产品的包装贮运方式绝大多数为高压钢瓶充装贮运,与国际先进的低温容器(或槽车)贮运液态气体法相比,容量既小又不安全:其次,盲目上马大量空分机组,生产布局不合理。

 

(4)无序竞争造成整个行业损失巨大。低价倾销,形成恶性竞争,最终导致企业亏损增加,行业效益下滑。

 

(5)外商大举进入我国市场。目前已有8家跨国气体公司先后进入我国市场,且势头不减。预计到2000年,外商总投资将达10亿美元,其市场份额将达到70%左右。

 

(6)目前国内只能独立生产15000m3/h以下的设备,30000m3/11的设备要靠合作生产,而大型空分设备仍依赖进口。

 

(7)气体的应用领域亟待扩展。

 

因此,目前我国气体工业与世界先进水平有巨大差距,今后应向专业化、社会化、集约化、液态化、管道化、综合化方向发展,具体措施是:

 

(1)建立宏观调控机制,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;改变放任自流的管理方法,建立审批制度,限制小型气体设备的生产数量。

 

(2)建立行业自律制度,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,并制定相应的监督检查措施,逐步解决无序竞争的混乱局面。

 

(3)国家应制定适当的引进外资的政策,限制建立外商独资或控股气体公司,以控制外商对我国气体市场的冲击。

 

(4)积极促进地域性联合,逐步实现社会化供应。生产企业间的联合不但可以有效地分配市场份额,还可防止地区内的重复建设,同时,也可以有效地消除钢瓶在流通领域的安全隐患。

 

(5)进行资产重组。打破行业、地区、部门的限制,利用市场价格规律,调整企业结构和产业结构,以气体产品为纽带,以拥有大型机组的企业或大型专业气体厂为主体,以小机组为群体,组建大型企业集团。

 

(6)气体设备制造企业联合开发大型空分设备,与气体生产企业联合发展。

 

(7)开发气体供应新市场,拓宽气体应用领域。

 

(8)推广液态输送方式,扩大管道输送。纵观发达国家气体供应的网络化、液态化发展过程,同时结合我国具体国情,液态输送在我国是可行的,同时也是必经之路。

返回顶部